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260384
结核病防治论坛之二十四 如何避免“病例漏报、漏诊”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1月13日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 马丽萍

    结核病是最古老的传染病之一,世界各国一直在与其斗争。

    多年来,诊断方法、药品、技术都在更新,但结核病依然是全球致死病因之一。

    当前,全球防治结核病的挑战主要来自“病例漏报、漏诊”以及“全球仅有20%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获得治疗”等。

    近期,我国对结核病疫情进行了调查,发现多地、多个医疗单位结核病疫情报告漏登、漏报情况严重。这严重影响结核病疫情的控制。

    发现结核病患者应如何上报?

    结核病属于乙类传染病。国家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要求:各级医疗、防疫机构要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突发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与管理工作。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乙类传染病,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各类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乡村医生和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凡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均为上报对象。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及时进行检查,对发现的确诊和疑似肺结核患者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并将其转诊到患者居住地或者就诊医疗机构所在地的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

    发现结核病患者不上报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凡肺结核患者或疑似肺结核患者确诊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在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寄出或送出“传染病报告卡”给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进行报告。

    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传染病报告卡”要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填写。针对现场调查时发现的传染病例,可由属地结防机构的现场调查人员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有未履行肺结核疫情报告职责,或者瞒报、谎报、缓报肺结核疫情者,由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肺结核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责是收集、分析信息,监测肺结核疫情;及时准确报告、通报疫情及相关信息;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疫情处置等工作。只有根据及时、准确的疫情报告数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才能获得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从而为政府提供结核病发生、发展信息,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